富阳这个村有位渔民每年收入十几万元还被央媒找上门……

2024-05-24 11:17:55 欧宝体育官方入口 1

  这是一个正处于变化中的村庄。这里的人,曾用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吃水”的智慧和勤劳,在过去20年里,给家乡打上了“捕鱼”“挖砂”“造船”的标签,但“标签”又一次次地被时代改写。

  渔民俞永华说,现在捕鱼只为生计,赚不了什么大钱。但让他奇怪的是,中央媒体竟然找上门来,把他在渔船上的日常拍成了短片。他敏锐地捕捉到,这个行当现在可能有点不一样了。年过七旬的造船人俞木申也讲述了一个故事:有两位杭州人曾经找到他,非要拍摄他怎么制作木船。

  这些意味着什么?捕鱼、造木船这样的老行当,是不是能够续写新时代里的“新故事”?

  因为坐拥江岸资源,俞家村繁衍出不少与江有关的行当,村民们也过上了富足生活。而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,富春江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,很多行当或繁荣不再,或销声匿迹。

  渔民俞永华说,曾经俞家村的渔船有七八十艘,后来又衍生了挖砂、造船、修船等行业。但时至今日,挖砂已禁绝,捕鱼也得持证了,造船、修船的行当也成了历史。

  在江上捕鱼,阳光无遮无挡,42岁的俞永华皮肤黝黑。他领着记者往家中走。“家里比较小,东西堆多了。”客厅里堆放着渔具、鱼饵等物品,仅留下窄窄一条通道。

  当渔民很辛苦,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职业的?对家在江边、从小跟着父亲捕鱼的“二代渔民”俞永华来说,这是一件“注定”的事。

 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俞永华的父亲要过江给生产队里的农田喷药,干完活回家,有时顺便捕些鱼,既能解馋又能换些钱。父亲还会帮造船厂打铁钉、铁销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“包产到户”后,父亲买了渔船,后来还办了捕捞许可证,经过几年努力,在1989年建起了村里较早的小洋房。

  同村的俞木申经历了渔船、挖砂船“井喷”的时代。今年76岁的他是远近有名的造船人,从十几岁开始与船打交道。“桐洲岛江段黄砂质量好,需要货船运砂,我一开始在生产队修船,后来有位萧山师傅来村里帮助造船,我边看边学边琢磨,把复杂的造船技艺学到了手。”

  当时木匠一天工钱是一块二,打船师傅比木匠工资多一倍,有两块四。 俞木申 打船手艺慢慢名声在外,灵桥、东洲等地的渔民也请他去打船 ,生意不错,一家老小不仅吃喝不愁,还造起了三间两弄的新房子。

  在俞永华的记忆中,上世纪90年代后期是捕鱼行业的“黄金时代”,光村里的渔船就有七八十艘,家家户户收入可观。这得益于富春江里独特的资源——螃蟹苗。

  他说,当时的蟹苗是海里回游到富春江里的,涨潮时,渔民们在沙滩上也能捡到小蟹苗。因蟹苗稀缺,价格很高,一只就要1.8元,一天就能赚个四五百元,而当时不少行业日均工资才20多元。

  后来村里捕鱼人家慢慢的变少,部分渔民上岸另谋出路。这对造船人俞木申的冲击不小,再加上造船技术进步、铁壳船增多,木质渔船逐渐被淘汰。他说,自从铁壳船兴起,他就“赋闲”在家了。

  而俞永华要幸运些,由于富阳不断加大对富春江生态资源的保护,实行捕鱼许可,实际上保护了渔民的“饭碗”。他说,现在他每年还能维持十几万元的收入,比在工厂打工好多了,他也钟爱这一个行当,打算一直干下去。

  “之前我经常听到人说富春江里的鱼有一股‘柴油味’,其实这是‘污水味’。”他说,如今,这些鱼早已消失。

  2016年开始,富阳大刀阔斧腾退造纸及关联企业1000余家,富春江水重返清澈。俞永华说,现在,富春江里主要有鳊鱼、鲭鱼、鲢鱼、刀鱼、鲈鱼、鳗鱼、螃蟹等江鲜,鱼的品质也慢慢变得好,渔民们看在眼里,喜在心中。

  捕鱼是个力气活,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一行,村里渔船也在锐减,仅剩十余条。“我现在可能是富春江上最年轻的渔民了,下一代没人愿意吃这个苦了。”俞永华说。

  但他一直在想,老祖宗传下来的行当不能就这样消失了,捕鱼业应该增加附加值,让更多人愿意加入才行。他觉得应该拓展副业,“等解决了宅基地问题,我打算造个新房子,开个野鱼馆,既捕鱼又做餐饮,往渔事体验这个方向发展,将来收入来源会更多元一些”。

  这样的感慨和畅想,俞木申同样有。与船打了一辈子交道,年老时却被时代抛弃,很难让人不伤感。

  “西风到杭州,东风到桐庐。造的是顺风船,一帆风顺。”他说的是曾用于运砂的货船、最多可拉60吨的驳船,运至六和塔码头附近再等东风返回。这份记忆仍然鲜活,他可以将脑海中的货船、渔船按比例缩小,打成微缩船模。

  俞木申说,制作渔船模型,他不考虑时间成本,完全是出自兴趣,所以他没把价格看得很重。这种买卖要看缘分,一般来说,一个模型卖1000多元,去年卖出了十几只。

  俞家村作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,渔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村党总支书记、村主任俞正楷说,俞家村正在谋划文旅产业,在“渔”字上做深文章,村里已把杭州市历史建筑朝北厅修缮完毕,准备引进项目打造研学基地,要用好村里渔文化,答好新时代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。

  曾经,俞家村抓住地理优势,齐心发展渔产业,让村民富了起来;如今,俞家村面临新的发展议题。俞永华预估十年之后,村里或许还有两三个渔民,二十年后可能就没人捕鱼了。又如打船人俞木申,他有手艺,缺的是流量与名气。

  “八八战略”提出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、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,其要义在于扬长避短、取长补短,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。

  俞家村清楚自己的优势,也清楚自己的短板。俞正楷说,村里一直在积极对接项目,想借助杭州亚联飞行滑翔伞项目,丰富产业业态;渔业要向“渔旅”发展,打船的老手艺人也能够最终靠电商途径,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
  只要对症下药,整合资源,用足“优势论”,我们始终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俞家村会迎来全新气象。

全国咨询热线: 0512-52503999

咨询时间:9:00 ~ 18:00

招商加盟热线:0512-52503999